平台首页 > 动态汇总 > 机构动态 > 热推!大连师资厉害的考研学硕培训
在线客服跨专业专业选择要具体分析情况:1、经管类,相近专业可跨专业,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专业,如会计跨专业财务管理、工商管理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、经济学跨专业金融学等,相近专业间的跨专业成功率高;文史类,跨专业“经管类”难度大,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,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,所以想要跨专业经济管理、理工类专业,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,备考难度较大。
考研人数急剧增加,但是一些985/211院校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,招生人数不会增加。但是,有推免资格的名校,推免率却不断提高。
有的院校的推免率高达50%以上,这就意味着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少,所以想考进985/211院校的研究生,难度相当的大。特别是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想考到这些院校,更是难上加难。
1.考研复试难度或将提高
考研不同于高考,考研除了初试,复试也很关键。因为本科毕业生人数剧增,就业竞争更加激烈,考研人数剧增,再加上部分“二战”、“三战”的考生,经验丰富,导致考研初试竞争更加激烈,复试难度也会越来越大。
2.调剂难度有所增加
非全还没纳入统考之前的高分考生,如果第一志愿复试没有通过,可以通过调剂进入一所不错的学校。但是,随着考研人数增多,在考研复试环节,调剂难度就明显增加,即使以前相对好调剂的B区,也是人满为患。许多高分考生无校可读,不得已选择了“二战”。“二战”考生经验丰富,轻车熟路,具有新手考生无可比拟的实力。
3.考研人数增加,但是招生名额不会太大的增长,估计与相差无几,也就是录取率不足21%。也就是说考研,可能有270万考生无法“上岸”。
但你千万不要被这些数字吓到,人数多并不能代表什么!
首先,增长的这50万考生中,有相当一部分报考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。在职人士参加考研,成为报考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其次参加二战三战的往届生也越来越多。
再者,据统计考研每年的“弃考率”高达10%-20%。
有341万人数报考,并不代表今年一定有341万考生参加考试。其中不乏有部分考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考研。
4.考研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磨意志力的过程,如果你没有足够坚定目标,只是盲目跟风的话,当你的好奇心与热情耗尽之时,一个小小的理由就足以让你放弃。
每年考试都会有缺考的,或者是考几门后就直接弃考,并不是每一位考研同学都会走完全程。
所以说,还没有放弃的你,已经很棒了!
考研人数再多,其实关系并不大。大家报考的是全国各地不同的学校与专业,学霸毕竟是少数,你真正的竞争对手还是自己!
纵有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,距离考研还有三天了,冲鸭,相信自己,你一定能上岸!
1.中公教育
2.聚创教育
3.金程考研
4.社科赛斯
5.顶程考研
6.海天考研
7.盐趣考研
8.新文道考研
9.学信考研
10.文缘教育
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,仅供参考,请多了解多对比。
根据学员不同学情,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。
帮助学员进一步学习各科目基本知识点,熟悉学习方法,进入学习状态。
利用暑期时间进行强化学习,充分吸收基础阶段知识,并培养应用能力。
利用并分析习题,针对性练习增强做题能力/做题技巧,巩固考试内容。
主要考点梳理,重难点总结,查漏补缺,模拟测试积累经验。
集中学习复试主体课程,针对训练综面技巧与英语能力,还原复试现场。
高级研修:考生可以申请免试入学,后期完成学业需要参加院校自命题的结业考试,结业考试科目多为学习期间主干课程内容,具体考试有哪几科以院校规定为准,中外合办:考生在入学之前需要参加院校自命题的考试,该考试科目不固定,一般主要考一些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,具体考试哪几科以院校规定为准,注: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采取相同的录取政策,所以两者的考试科目等都是相同的。
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
Copyright © sokr.cn 2016-2023 备案号:豫ICP备2023017942号
该文章由用户个人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下架!